超一半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到底治不治?

大字号

消化不良或慢性胃炎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感染可能引发胃黏膜慢性炎症,增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的风险。

查出阳性,必须治疗吗?

不是所有人阳性都要治,但以下人群建议积极根除:

✅ 已确诊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者

✅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者

✅ 有胃癌家族史者

✅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NSAIDs(止痛药)等伤胃药物者

✅ 计划长期使用抑酸药(如PPI)者

✅ 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等癌前病变者

✅ 因其他原因需做胃镜检查并确诊感染者

而对于无症状、无家族史、胃黏膜健康的年轻人,医生可能建议“观察随访”,不必立即用药。

如何检测幽门螺杆菌?

常见方法包括:

碳13/碳14呼气试验:无创、准确,最常用

胃镜检查+快速尿素酶检测:可同时观察胃部病变

粪便抗原检测:适合儿童或不耐受呼气者

抽血查抗体:仅提示“曾感染”,不能判断当前是否阳性

治疗方案:四联疗法,规范用药是关键

目前主流采用四联疗法:

1种抑酸药 + 2种抗生素 + 1种铋剂,连续服用10-14天。

根除率可达80%以上,但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停药,否则易导致耐药,增加后续治疗难度。

如何预防再次感染?

推行公筷公勺,分餐制

避免口对口喂食,尤其婴幼儿

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定期消毒餐具,尤其是家庭成员中有感染者

伴侣或同住家人建议一同筛查

结语

幽门螺杆菌感染虽普遍,但不必过度恐慌。查出阳性≠马上得胃癌,关键在于科学评估、个体化处理。如果你属于高风险人群,建议尽早根除;若暂不治疗,也应定期复查,关注胃部健康。

记住:早发现、早干预,才是守护胃健康最有效的“疫苗”。从一顿饭的细节做起,远离幽门螺杆菌,为长寿打下坚实“胃”基。

(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上一页 主页
大家都在看
更多精彩内容
常吃剩菜剩饭?当心这五大健康隐患

阅读20

试试这几个润燥安神的食疗方,一觉睡到天亮

阅读28

多吃这5类食物,天然提升免疫力少感冒

阅读18

你最爱的烤串,竟暗藏致癌风险

阅读24

生酮饮食并非为减肥而生,最初竟是治疗疾病的“医学利器”

阅读19

这些食物吃着不咸,却暗藏“高盐”陷阱!

阅读23

减脂早餐这样吃,一个月轻松掉秤!

阅读19

黑芝麻糊也能助减肥?营养师揭秘“这样吃”轻松瘦十斤

阅读21

这三种平价“刮油”食物,吃对方法效果惊人

阅读23

霜降润燥正当时,4款养生药膳助你安然度深秋

阅读23

每天补够“硒”,免疫力飙升,癌细胞都怕你

阅读30

煮个鸡蛋也有大学问!99%的人第一步就错了

阅读33

每天吃这3种“平民食物”, 气色好了

阅读33

减肥圈“顶流”鸡胸肉,凭什么这么火?

阅读29

每天一勺蜂蜜=养生?真相曝光

阅读28

你每天吃的大米饭可能含“砒霜”?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