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不只是“睡得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大字号

很多人认为打呼噜是“睡得沉”“睡得香”的表现,甚至将其当作一种放松状态。然而,从医学和养生角度来看,频繁、响亮甚至伴有呼吸暂停的打呼噜,很可能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疾病信号——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它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悄悄损害心脑血管健康。

打呼噜为何会成为“病”?

正常情况下,人在睡眠时呼吸道应保持通畅。但当咽喉部肌肉过度松弛、脂肪堆积过多或鼻腔结构异常时,气流通过狭窄通道会产生振动,从而发出鼾声。轻度打鼾或许无害,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警惕:

鼾声忽大忽小,中间突然停止几秒后又猛然恢复;

夜间频繁憋醒、口干、多汗;

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伴有高血压、肥胖或晨起头痛。(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上一页 下一页
大家都在看
更多精彩内容
为啥有些人老年斑“密密麻麻”?

阅读3

黄芪的“黄金搭档”来了!补气养血事半功倍

阅读5

长期不吃晚饭,真的能养生还是伤身?

阅读5

结节人群注意!这3种蔬菜建议少吃

阅读4

经常便秘太难受?喝水时加点“料”

阅读2

这味“药食同源”的养生宝,你用对了吗?

阅读2

用“盐水”洗头,竟能收获这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阅读2

血糖偏高也能安心吃鸡蛋?

阅读3

半夜出汗湿透床单?别忽视!

阅读9

隔夜菜真的不能吃?医生提醒

阅读9

警惕!这类鱼或已被列为“一类致癌物”

阅读8

韭菜虽好,搭配有讲究

阅读7

养生喝茶有讲究,别让“好习惯”伤了身

阅读15

每天一杯枸杞水,养生好处知多少?

阅读15

这3种“长高王”食物,孩子不妨多吃点

阅读15

科学管理体重,健康长寿有秘诀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