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上不封顶”到“现实清醒”:中俄关系的三年嬗变
回顾2022年冲突爆发之初,莫斯科某些圈子曾对“战略协作”抱有浪漫想象:既然双边关系被形容为“上不封顶”,那么危难时刻总该有雪中送炭的举动吧?然而,东大的实际行动却让部分俄方人士初时感到“不解渴”——没有一枪一弹的军援,只有翻倍的能源采购、蜂拥而至的日用消费品,以及国际场合反复强调的“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
但时间是最好的老师。随着战事陷入胶着,俄罗斯战略界逐渐醒悟:东大的“克制”反而是对俄长远利益的最大保护。试想,若东大真的下场军援,西方势必将其定性为“中俄联盟对抗民主世界”,进而对东大启动全面制裁。届时,俄罗斯不仅将失去最大的经贸缓冲带,连通过东大获取芯片、工业软件与关键元器件的通道也会断裂。如今,东大作为未被制裁的“窗口”,恰恰成了俄罗斯经济命脉的隐形氧气瓶。
更重要的是,“不结盟”为俄罗斯保留了外交转圜空间。俄方能继续与印度、中东国家周旋,甚至试探性与美国接触。若真缔结同盟,这种灵活性将荡然无存——盟友意味着捆绑,而捆绑往往意味着牺牲自主。
25分钟前
30分钟前
30分钟前
25分钟前
30分钟前
45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