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坑人的“健康建议”,害了很多人,别再做了

大字号

5. 趁热吃,对肠胃更好

在吃喝的问题上,很多人都讲究“趁热吃、趁热喝”,尤其是请客吃饭时,常常会客套一句:趁热吃。而且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吃热的、喝热的不仅吃到胃里暖暖的,还有助于保护肠胃。

早在2016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显示,饮用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并且,在正式发表的致癌物评估报告中,非常热(高于65℃)的饮品,被列为很有可能的(IIA类)致癌物。其实不仅是热饮,深受中国人偏爱的火锅等炽烈热食也有同样的危害。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恕军在2019年4月2日健康时报新闻版《吃烫的习惯,必须要改改了》一文中介绍,食道、胃等消化器官的人体“感受度”比较差,对温度不像皮肤感知温度那样敏感,所以即使食道烫伤了,人体也很难有知觉,即使出现微小病变也并不容易被我们察觉。长期被热食热饮烫伤,甚至会引发食道和胃部肿瘤。

互联网时代,资讯发达,各种渠道的“健康建议”也很多,大家一定要注意辨别。这些坑人的“健康建议”,以后别再跟着做了!

上一页 主页
大家都在看
右耳接电话伤害大脑?专家道破玄机,别再信了

相关

阅读33170

屠呦呦团队新突破!中国将靠这个拯救世界!

相关

阅读23480

20毫克致命,高温都杀不死它,你家也有,赶紧扔掉

相关

阅读20820

更多精彩内容
15分钟医疗圈:家门口看病就医有哪些新变化?

最热

阅读246

北科建医药健康创新生态服务平台正式启动

最热

阅读1038

09-30

广州扩大公积金提取使用范围

最热

阅读893

09-29

个性定制、及时响应,郑州网约公交受青睐

最热

阅读1496

09-28

5G-A进入规模部署期 新应用正加速落地

最热

阅读2339

深圳:人工智能重塑市民健康管理模式

最热

阅读1408

穿越古今 “五好非遗大集”打造沉浸式非遗体验

最热

阅读672

17部剧目27场演出陆续亮相武汉 共演“灵动长江”

最热

阅读922

冰箱非“保险箱”!小心餐桌上的“健康刺客”

最热

阅读1789

09-16

2025开放数据中心大会在京召开

最热

阅读1133

盘点暑期文旅打开方式:多元业态激活消费新动能

最热

阅读1841

多部抗战主题新书亮相: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最热

阅读1170

2025年《开学第一课》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最热

阅读887

向智向新!福建传统产业逐新潮

最热

阅读3282

王宁担任居然智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最热

阅读1342

西延高铁全线冷滑试验正式启动

最热

阅读1460

08-20

桔子酒店在京开店达到百家

最热

阅读1724

财政部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11.46亿元

最热

阅读2064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闭幕 智慧科技点燃未来生活想象

最热

阅读1743

厨邦的传承与创新:一场南派酱香的品质溯源之旅

最热

阅读2769

京东 PLUS 企业会员正式上线

最热

阅读1266

08-11

七部门: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最热

阅读1372

“学历+技能”两条腿走路,部分学生“本转专”

最热

阅读3441

08-07

“人工智能+”,未来如何“加”出实效

最热

阅读3874

08-06

安利美好生活社群 开启多元美好人生

最热

阅读3071

校园配餐服务新国标出台 提高管理门槛筑牢安全底线

最热

阅读6740

顾家家居一体化整家战略升级 打造一站式解决方案

最热

阅读7385

08-01

AI电脑将成今年消费电子新风口

最热

阅读1952

2024年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14亿部

最热

阅读8233

最新汽车召回公告!涉及这些品牌

最热

阅读5488

鸡毛掸子“飞”上网

最热

阅读6538

02-14

4小时的夜巡 只为60秒的通信畅通

最热

阅读3357

万家灯火此时明 云南移动邀您赏灯贺元宵

最热

阅读3005

春节消费市场有哪些亮点?发票数据告诉你

最热

阅读2707

河北:提升沿太行山地区新能源外送能力

最热

阅读1758

02-05

我国首个新能源车险指导意见出招

最热

阅读4306

01-26

新能源汽车“赶船”记

最热

阅读4203

我国首个“花木兰3D超写实数字人”发布

最热

阅读1638

01-20

2024年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稳步上升

最热

阅读2881

产销均超3100万辆!中国汽车“马力十足”

最热

阅读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