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红豆薏米水,帮你轻松“排水”一身轻!

大字号

✅ 正确做法指南:

选对材料:

薏米:可先用小火干炒至微黄,减轻其寒性,更适合脾胃虚寒者。

红豆:务必选用赤小豆,而非圆滚滚的食用红豆。

搭配建议:

体质偏寒、易腹泻者:可加入几片生姜或5克茯苓,增强健脾温中之力。

气虚乏力者:加10克黄芪,补气祛湿两不误。

湿热明显(口苦、痤疮):可加少许荷叶,清热利湿。

煮法关键:

材料提前浸泡1小时,更易煮出有效成分。

大火煮开,小火慢熬30-40分钟,让营养充分释放。

建议连汤带豆一起食用,效果更佳。

饮用时间:

最佳时间为上午9-11点,此时脾经当令,最利于运化水湿。

每周饮用3-5次即可,不建议天天喝,以免伤津耗气。

三、谁不适合喝?这些人群要慎用!

尽管红豆薏米水广受欢迎,但并非人人适用:

❌孕妇:薏米有滑利之性,可能刺激子宫,应避免使用。

❌月经期女性:寒凉食材可能加重经期不适,建议暂停。

❌体质极度虚弱或阴虚燥热者:可能出现口干、失眠等不适。

❌糖尿病患者:若加糖饮用,需谨慎控制血糖。

四、祛湿不止靠“喝”,这些习惯更重要

✅ 饮食清淡,少食生冷、油腻、甜食(如冰淇淋、奶茶、油炸食品)。

✅ 保持运动,如快走、瑜伽、八段锦,促进气血运行,加速湿气排出。

✅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因“熬夜伤脾”,脾虚则生湿。

✅ 居住环境保持干燥通风,避免久居潮湿之地。(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上一页 下一页
大家都在看
多吃这5种“去火菜”,清热润燥更健康

相关

阅读220

身体一天能承受多少支烟?答案是:一支都不能!

相关

阅读216

早起第一件事,不是排便也不是喝水!

相关

阅读187

更多精彩内容
睡不着?可能是“血虚”在作怪!

阅读24

一杯红豆薏米水,帮你轻松“排水”一身轻!

阅读24

别再扔掉柚子皮!这“被忽略的宝藏”竟有这么多养生妙用

阅读26

每天一把瓜子,是养生还是伤身?

阅读27

血脂并非“洪水猛兽”:了解它的双重角色,守住健康平衡线

阅读24

坚持吃银耳,身体会发生哪些惊喜变化?

阅读25

对抗幽门螺杆菌,这3种食物是天然“清菌高手”

阅读30

疏肝健脾正当时,这几种食物助你养肝除湿

阅读27

金秋南瓜正当时,小小瓜果藏“营养宝库”

阅读23

黑蒜护肝有奇效?秋季养生不妨这样吃

阅读24

孩子皮肤起“风团”?科学应对儿童高发荨麻疹

阅读38

睡前姜抹脚底能养生?揭秘“足底敷姜”背后的中医逻辑

阅读35

增强抵抗力,这8种日常食物是“营养担当”

阅读27

水里加“它”煮蛋更嫩?揭秘厨房小妙招

阅读35

气滞血瘀别只靠“水果偏方”

阅读31

每天一杯柠檬水?别只盯着“维C之王”

阅读36

一招“1分钟热处理”更养人,营养也不丢!

阅读27

疏肝养颜别迷信“黑白红”,科学饮食才是关键

阅读26

护肝养肝,这3款茶饮更靠谱

阅读31

科学饮水更护血管,澄清“白开水加一勺”养生误区

阅读27

苹果煮着吃,竟然比生吃还养人?

阅读45

肿瘤康复期要忌口吗?医生提醒

阅读45

眼睛干涩、视物模糊?中医推荐这碗养眼汤

阅读44

儿科医生反复提醒:这3种食物少吃或不吃

阅读46

山药炒木耳,堪称“肠道清道夫”

阅读37

阳台小菜园,健康随手摘!

阅读45

这几种食物宁可少吃,也千万别吃半生不熟的

阅读42

这3种蔬菜不焯水别急着炒

阅读36

这4种家常食物,助你平稳血压不求人

阅读38

除了枸杞,常吃它也能清肝排毒

阅读41

每天嚼几粒葡萄干,竟能收获4大好处!

阅读56

黄豆芽VS绿豆芽,谁更营养?

阅读51

这8种“养胃菜”,常吃脾胃暖了,消化好了

阅读56

这8种“天然降脂菜”火了!医生悄悄列入食谱

阅读52

这10种水果比肉还“胖人”!第1名热量爆表

阅读59

枸杞子虽是“养生宝”,但这4类人千万别乱吃!

阅读65

糖尿病人的早餐黄金法则,医生都在悄悄叮嘱这5点

阅读47

西红柿最配的竟是醋和蒜?营养师都点赞的“黄金组合”

阅读58

女性常吃这6种“有味道”的食物 养人又养颜

阅读50

内科医生警告:这3种早餐堪称“升脂炸弹”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