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变得“一无是处”?韩国人的自信有点离谱了
02
“拼夕夕版”?性能如何?
其实,KF-21这款战斗机,也算得上是韩国举国之力拼出来的武器了,从立项开始,就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甚至还得到了印尼的投资,以及西方国家的技术支持。
整个项目的研发进度不算慢,从2022年首飞到2024年量产,作为对比,歼35的前身FC-31,在2012年实现首飞,目前还未服役。
而KF-21之所以步子能迈的这么大,主要是因为其技术风险较低,从外形上就能明显看出,KF-21其实美国F22的缩小版,发动机都是直接照搬的,武器系统靠欧洲,雷达系统靠以色列,就连机舱内的座椅,都是从英国进口的。
一直以来,外界都在嘲笑印度的光辉战机是“拼夕夕版”,事实上,韩国的KF-21也厉害不到哪去。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丢人的事,进口代替研发,才是大部分国家研发武器的真实现状,而像中国这样全面开花,全部自主研发的国家,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因此,技术含量较低的KF-21成长之路,也变得更加畅通,但缺点也是一箩筐。
其性能上限很低,未来如果将继续升级,韩国必须自己研发更先进的子系统进行更换,要么就等的进口国家升级产品。
也就是说,如果韩国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改革换代战机,只能按照别的国家的脚印走,做不到“遥遥领先”。
而韩国之所以敢和歼35在军火市场上较量,也不仅仅是因为“一腔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