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炮火猛炸!俄军掐住乌多个命门往死里揍
三、战略深析:“多杀伤、多摧毁”的死亡方程式
俄军此番攻势,核心是“多杀伤、多摧毁、多打击”的三维战略,笔者拆解其逻辑如下:
军事消耗:前线“绞肉”直接歼灭乌军有生力量。俄军以集中火力对分散兵力,逐个击破,乌军陷入“人少装备少”困局,反攻能力归零。
后勤绞杀:对能源、交通枢纽的精准打击,切断乌军补给线。基辅(政治中心)、利沃夫(运输节点)、敖德萨(港口)、哈尔科夫(工业基地)遭袭后,军工生产与物资调度全面崩盘。
现代战争中,民用设施即战场——美方早前亦承认此点,俄军不过“师夷长技”。
心理摧残:24小时不间断攻击制造持续恐惧。乌军民“每日半夜跑警报”,长期高压下意志瓦解。证据显示,基辅民众夜夜无光,摔伤频发,精神濒临崩溃; 全乌限电与废墟生活,更让抵抗决心烟消云散。
此战略非单纯复仇,而是借鉴历史与科技:俄军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突破防空,伊朗无人机补位打击, 形成“导弹-无人机”协同体系。看官注意,2022年12月俄军曾射122枚导弹和36架无人机,创当时纪录; 如今规模翻倍,技术更精,凸显其“以战养战”能力。 然乌军困境在外援:美国明言拒其入北约,西方援助时断时续,2024年冬援停更致防御雪上加霜。 和谈?或许是唯一生路,但俄军铁拳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