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wz

郑维山准备回国,听说韩国不服,掉头就打韩军

smwz
有历史

怎么办?

郑维山拿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方案:派出大量步兵在敌阵前潜伏,以求尽可能地缩短步兵冲击距离。

这种战术,在1952年的秋季战术反击战中就运用过了,38军攻打白马山时一次性投入过4个多连的兵力进行阵前潜伏,并没有被敌军发觉。

但是3000人的规模着实太大了,人多动静大,一旦被敌人发现并炮火轰击,这个规模的伤亡难以承受。

郑维山与三兵团领导许世友、杜义德以及各兵团军长以上指挥员开作战会讨论,他提出方案后问大家意见,据《一代名将郑维山》记载,当时会场出现长达5分钟的冷场,大家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话。

后来60军军长张祖谅站起来表态,就这么干。

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闻知这个方案,打来电话说进攻条件不成熟,要等一等。郑维山却拍胸脯表态说准备好了,必须打,出了问题杀他的头。

张祖谅说我和你一起负责,郑维山说:“不要你负责,你只管打你的,错了,有一个脑袋顶着就够了……”

当然,郑维山的底气也不全靠步兵冒死潜伏,还做了其他准备工作,比如60军,该军对打翻身仗尤其迫切,搞土工作业十分卖力,坑道挖到883.7和949.2高地的山腿上。这些坑道用于阵前屯兵、储备弹药粮食和水、卫生急救用品等等,给潜伏部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更令人吃惊的是,60军的坑道修的极好极大,里面有木框支撑,可以顶住敌炮火轰击(这一细节在郑的作战笔记中提到过),空间也非常大,可供运输汽车藏身。

这个细节,在后来战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953年6月9日夜,60军突击部队组织了15个半步兵连、4个机炮连,共3500余人全部安全顺利地进入潜伏地域,在一片杂草和低矮树木丛中潜伏下来,最前沿距韩军阵地只有200多米。(注,关于潜伏兵力数字,《一代名将郑维山》记为3000余,国防大学版《1007天的战争》记为3500余人,我们采用后者的数字)

估算一下距离,如果在3000米的开阔地冲锋,步兵一边奔跑一边躲避敌火力扫射,至少要20分钟,如此漫长的时间足够敌军召唤炮火和空军来轰炸,对步兵来说是致命的。但若只推到200米,冲锋时间就能压缩到5分钟甚至2、3分钟,这么短的时间内敌军只能靠轻武器阻击,根本无力阻挡3500人同时进攻。

所以60军军长张祖谅说,只要我这3500人能在总攻时站起来发动冲锋,这场仗就算赢了。

60军阵前潜伏部队严格遵守纪律,一动不动地趴了19个小时,吃喝拉撒全在原地,忍受蚊虫叮咬决不能大动,敌炮打来打死也不动,火烧过来烧死也不能动。战后统计,潜伏中像邱少云烈士那样牺牲的多达15人!

上一页 下一页
smstl smwz
更多精彩内容
Htt2xl smwz smstl
朝鲜战争爆发,蒋介石3次申请参战,美国拒绝

最热

阅读119177

06-24

山东八路山头多,谁掌舵?毛主席的做法很巧妙

最热

阅读182404

06-07

smwz smstl
王平上将向毛主席讨军费未果,反被主席敲竹杠

最热

阅读151802

05-27

smwz smstl smwz
朱德是元帅之首,为何授衔编号却是004?

最热

阅读147410

05-13

smwz
郑维山准备回国,听说韩国不服,掉头就打韩军

最热

阅读197147

05-07

smwz
解放战争中唯一战死的兵团司令,不知被谁毙命

最热

阅读178612

04-16

smwz
日军进犯黄崖洞兵工厂,暴露了八路军的战斗力

最热

阅读166657

04-08

smwz
抗美援朝胜利在望,毛主席为何还密调24万?

最热

阅读159766

04-01

smwz
许世友都忌惮的红4方面军猛将,结局很悲惨

最热

阅读163455

03-25

smwz
参加过长征的国军中将,毛主席却令其重回敌营

最热

阅读153823

03-20

smwz
辽沈战役,蒋介石为何会发疯般下令进攻塔山?

最热

阅读140956

03-19

smwz
瓦岗实力天下第一,却突然崩盘,幕后原因揭晓

最热

阅读166801

03-12

smwz
血战天津,8纵夺得头功,司令却在庆功会痛哭

最热

阅读189183

03-11

smwz
和林彪赶到东北的五位将军,建国后遭遇各不同

最热

阅读155476

03-06

smwz
湘江战役前,毛主席4次提出破敌良机,没采纳

最热

阅读142950

03-05

sm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