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快速龙”PPT项目,极有可能在东大率先实现
二、东大版“迅龙”:运-20的跨越式机遇
当美军仍在进行阶段性测试时,东大可能正在实现更具野心的构想。运-20“鲲鹏”作为东大自主研发的大型运输机,不仅承载着战略投送使命,更具备改装为特种作战平台的巨大潜力。其超过60吨的载重能力和宽大货舱,为部署导弹发射系统提供了理想条件。
笔者分析认为,东大技术团队很可能采用了“跨代融合”思路:一方面吸收“快速龙”的模块化、托盘化设计理念,另一方面直接整合最新型高超音速打击武器。根据公开参数推测,运-20可搭载24枚高超音速导弹,这一数量达到轰-6K携带量的12倍。更重要的是,高超音速导弹与饱和发射模式的结合,将形成难以拦截的“矛尖”——其突防速度超过5马赫,配合多弹道协同攻击模式,现有反导系统几乎无法有效应对。(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三、作战效能的革命性提升
运输机改导弹载机的优势远不止于火力倍增。首先,运输机群规模庞大(全球现役超千架),战时可快速实现火力投射平台的数量扩张。
其次,运输机通常部署在二线机场,其出动不会像轰炸机那样容易引发战略误判。最关键的是,这种改装成本极低——无需专门研制新型轰炸机,只需开发通用发射系统即可激活整个运输机队的打击潜力。
东大若成功实现运-20的导弹化改装,将获得三重战略收益:
打击半径延伸:运-20续航里程超7800公里,配合射程1000+公里的导弹,可实现跨区域拒止作战
打击突然性增强:运输机日常训练频繁,其搭载导弹前出难以被识别为攻击行动
体系抗毁性提升:分布式部署的运输机群比集中驻扎的轰炸机队更难被一次性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