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挥下制裁大棒,东大为何敢对美“亮剑”?
01 商业逻辑,东大能源合作的“战略定力”
东大的回应中,有一句话被众多国际媒体刻意淡化:“中俄能源合作基于市场原则和商业逻辑”。
这短短十几个字,其实是对美国“长臂管辖”最根本的否定。
能源贸易不是意识形态的附庸,而是供需关系的产物。俄罗斯能源价格具备竞争力,东大作为全球最大能源进口国,选择俄油俄气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行为。
美国试图用政治手段切断这一供应链,本质是破坏全球市场规则。
东大早已布局多元化的能源进口渠道。从中东到非洲,从中亚到美洲,东大的能源供应图景远比外界想象的复杂。俄罗斯能源重要,但绝非不可替代——这一点,东大清楚,美国也清楚。(本文由AI辅助生成)
02 “反制”二字背后,东大有哪些真实筹码?
东大敢于说出“坚决反制”,绝非虚张声势。笔者梳理出三张关键牌:
第一张牌:全球能源市场的定价权
东大是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每年进口量超5亿吨。若东大减少购买美国能源,甚至推动本国企业集体调整采购方向,足以影响全球供需平衡。
美国页岩油产业高度依赖出口市场,东大正是其重要客户之一。
第二张牌:金融清算体系的杠杆
全球能源贸易以美元结算为主,但东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多年,已建立完善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若东大被迫与俄罗斯深化“本币结算”,实际是动摇美元石油体系根基。
第三张牌:产业链的不可替代性
从光伏组件到动力电池,从风电设备到民用无人机,东大掌握着全球绿色能源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美国若在传统能源领域施压,东大完全可以在新能源领域展现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