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捡走霹雳-15残骸如获至宝?他们又闹大笑话
二、霹雳-15的江湖地位:领先十年,岂是残骸能窥破?
要戳破印度的牛皮,得先搞清楚霹雳-15到底强在哪里。这款2015年亮相的空对空导弹,采用双脉冲推进技术和有源相控阵导引头,射程比霹雳-12翻倍,抗干扰能力更是碾压同期欧美产品。美国的AIM-120D、俄罗斯的R-77-1在它面前都是弟弟,连吹上天的“流星”导弹也因冲压发动机加速慢的缺陷,在中近距格斗中占不到便宜。
但印度似乎完全不懂“代差”的概念。霹雳-15的芯片、双脉冲药柱的陶瓷隔离层、发动机药柱的微米级雕刻工艺,哪一样是捡几块残骸能反向工程的?举个栗子:给你一台拆散的iPhone15,你能凭肉眼看出A17芯片的纳米工艺吗?印度要是真这么神通广大,何至于连步枪子弹都要常年进口?
三、霹雳-16的真相:中国军工的“迭代强迫症”发作
中国为何要换装霹雳-16?答案就俩字:惯性。中国空对空导弹的迭代规律比高铁时刻表还准:霹雳-11(1990年代末)→霹雳-12(2005年)→霹雳-15(2015年)→霹雳-16(2025年前后)。这种“十年一换代”的节奏,是建立在完整的科研体系和明确战略需求上的,和印度捡不捡残骸半毛钱关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