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工程还是战略陷阱?台海大桥背后暗藏博弈
小鸟
大字号
三、超长距离的技术难题
3.1 海底隧道的通风与安全
若采用全长约 170 公里的海底隧道,通风系统将成为“世界级难题”。参考英法海峡隧道的经验,每隔 3 公里设置通风竖井。然而,台海强风与巨浪可能对竖井结构造成破坏,竖井的防浪、抗冲击设计成本将大幅上升。更重要的是,长距离隧道的火灾防控体系必须具备快速排烟、自动灭火以及人员疏散的完整闭环,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后果难以想象。
3.2 盾构机选型的两难
海底隧道施工需要盾构机。软土层适用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在深海高压环境下易卡壳;硬岩掘进机在软土层中则难以保持稳定。虽然中国铁建研发的“鲲龙号”混合盾构机具备刀盘智能切换功能,但在实际海底高压、强流、盐水腐蚀的综合环境中,其可靠性仍缺乏长期验证。
3.3 大桥深水施工的极限
桥梁方案需要在 60–80 米深的海域打桩、浇筑基础。深水作业对施工船舶的定位精度、桩基防腐以及后期维护提出了极高要求。桥面净空必须满足大型船舶通行,意味着主塔高度和跨径都将大幅提升,随之而来的材料费用和施工难度呈指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