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又破防!中国武器“造假论”背后是碎裂眼镜
小鸟
大字号
当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轨道在夕阳下泛起冷冽的金属光泽,当歼-20编队撕裂云层的轰鸣声成为东部战区的日常,当“无侦-10”隐形无人机以幽灵般的姿态掠过演习空域,某些西方智库的专家们却集体戴上了特制的“墨镜”——不是用来遮光,而是用来过滤中国军工进步的光芒。
一、从“技术抄袭”到“战略欺诈”,美国剧本的荒诞转型

十年前,西方对中国武器的经典评价是“山寨货”;五年前,升级为“窃取技术”;如今,竟退化为“模型恐吓”。这种论调的堕落轨迹,堪称一部“霸权焦虑史”。
当美国“动力”网站煞有介事地引用所谓专家观点,称中国阅兵式上的武器“可能是模型”时,我们不禁莞尔:究竟是谁在2021年把充气M1A1坦克运到东欧,又是谁在“星球大战计划”中用特效片忽悠苏联?历史总是如此讽刺——自己擅长的手段,总要套在对手身上才安心。
更滑稽的是,同一批人曾信誓旦旦宣称“中国二十年造不出隐形战机”,如今面对歼-20机群却改口“不具备隐形特性”。按此逻辑,F-22或许该被归类为“高空装饰艺术”,毕竟它从未击落过俄制苏-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