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游退单+水产品禁令:餐饮业“双重暴击”
二、水产品禁令:供应链“断链”加剧行业危机
中国全面停止进口日本水产品,直接切断日本餐饮业对华水产品出口,同时推高国内水产品价格,进一步挤压餐饮企业利润空间。
出口市场崩塌,产业关联损失惨重
日本水产品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的22.5%,其中扇贝、海参等高端品种占比超40%。禁令实施后,北海道、宫城县等水产品主产区面临“滞销危机”。例如,北海道函馆市扇贝库存积压超3000吨,价格暴跌40%,部分渔民被迫暂停捕捞。水产品加工企业因原料滞销、订单取消,陷入“无工可开”的困境,间接导致餐饮业供应链中断。
国内价格飙升,成本压力传导至终端
日本国内水产品市场因出口受阻出现“供过于求”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现象:低端品种(如鲭鱼、沙丁鱼)因渔民转产导致供应减少,价格上涨超30%;高端品种(如金枪鱼、海胆)因出口转内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但餐饮企业因采购成本上升,被迫提高菜单价格或缩减菜品分量。例如,东京一家寿司店将金枪鱼大腹寿司价格从每贯3000日元上调至4000日元,客流量下降25%。
三、双重冲击下的行业困境:从“表面阵痛”到“深层危机”
旅游退单与水产品禁令的叠加效应,使日本餐饮业陷入“消费萎缩-供应链断裂-成本上升-利润压缩”的恶性循环,其影响远超短期阵痛。
就业市场承压,中小餐馆关停潮隐现
日本餐饮业直接雇佣超300万人,其中60%为中小企业。旅游退单导致酒店、景区配套餐厅裁员率上升15%,水产品禁令使加工企业、物流企业岗位减少10%。若危机持续至2026年,野村综合研究所预测,餐饮业可能减少约8万个岗位,中小餐馆关停率或超25%。(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