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的“半岛阳谋”:用经济战肢解俄罗斯?
二、“经济磁吸”如何撕裂俄罗斯?
军事博主“听风的蚕”曾分析过现代混合战争的底层逻辑:当火炮无法突破防线时,钱包就会成为新武器。
“脱乌潮”危机
若乌克兰真能借助欧盟市场实现人均GDP从2000美元到20000美元的跨越,届时俄占区出现的将不是零星逃难,而是规模性人口迁徙。参考朝韩案例:目前约3.3万“脱北者”在韩国务工,而乌克兰若加入欧盟,仅工资差异就可能诱发百万级人口流动。第聂伯河或许会成为新的“柏林墙”,但这次人们争相游向的方向恰好相反。
统治成本倍增
俄罗斯目前控制着乌东约8.7万平方公里土地,维持当地运转每年需投入巨额补贴。当对岸灯火通明时,俄占区民众的比较心理将引发治理危机——2014年克里米亚入俄时承诺的养老金翻倍尚未完全兑现,而欧盟标准的社会保障将成为最锋利的宣传武器。
本土震荡传导
更致命的在于,乌东动荡可能激活俄罗斯境内的“离心因子”。俄联邦内部如车臣、鞑靼斯坦等共和国本就存在分离主义苗头,若相邻地区出现“亲西方样板”,莫斯科将面临地缘政治的多米诺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