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博弈,中美妥协后,这两国率先成牺牲品!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荷兰瞬间陷入三重困境:一是安世半导体荷兰工厂因断供陷入停产,订单流失、客户转向;二是ASML接连丢失三笔大额中国订单,股价应声暴跌;三是本国高科技产业因稀土断供面临系统性瘫痪风险。更讽刺的是,当中美于10月底达成协议、美方宣布暂停“50%穿透性规则”和301调查时,荷兰却因自缚手脚,彻底错失了跟随松绑的窗口期——美国企业可以恢复对华合作,荷兰企业却被自己亲手打造的牢笼锁死。现在荷兰怎么办?到底是否向北京下跪呢?跪,得承担损失!不跪,以后企业税收没了,估计还得给安世半导体赔款!
中国在安世半导体问题上有多淡定?在被问及安世半导体的问题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这么回答:荷兰政府对企业内部事务的不当干预,导致了目前全球产供链的混乱。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充分考虑国内国际产供链安全稳定,欢迎遇到实际困难的企业及时与商务部或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联系。我们将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
看到了吗?国家支持,以后可能就没有安世半导体了,只有安世中国!
如果说荷兰是“战术层面”的失败者,那德国就是“战略层面”的最大输家。
作为欧盟经济火车头,德国汽车工业高度依赖安世半导体提供的车规级芯片。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在最新报告中警告:"芯片短缺可能导致第四季度欧洲汽车产量减少80万辆。"这个数字相当于欧洲最大汽车工厂年产量的两倍。但这还只是保守估计,因为德国汽车企业的芯片库存并不多,这个问题不解决,熬到明年那才是灾难性的!
面对如此严峻局面,柏林当局非但未及时止损、劝阻荷兰鲁莽行为,反而在政治上火上浇油: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先是公开炒作台海议题,妄称“台湾地位未定”,继而取消原定访华行程,摆出一副“道德高地”姿态。结果如何?中方以冷处理回应——外长访华行程无限期推迟,接下来到德国求中国的时候了,毕竟中国现在又成了德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