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吃了就短命”,但这类肉确实要少吃
大字号
            高盐高脂:长期摄入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风险;
高温加工产生有害物:如多环芳烃(PAHs)、杂环胺(HCAs)等,具有致突变性;
红肉基础:多数加工肉以红肉(猪、牛、羊肉)为原料,本身摄入过量也与慢性病相关。
二、不是“吃一口就致癌”,而是“长期过量才危险”
IARC指出:每天摄入50克加工肉(约2片培根或1根小香肠),结直肠癌风险增加18%。注意,这是相对风险上升,并非绝对“吃了就得癌”。就像吸烟不等于100%得肺癌,但显著提高概率。
因此,偶尔吃一次腊肉解馋,不必恐慌;但若三餐常伴香肠火腿、每周摄入超300克,则需警惕。
三、如何健康吃肉?养生建议如下:
✅ 优先选择新鲜肉类:鸡、鱼、瘦牛肉等未加工肉类,营养更完整,风险更低。
✅ 控制加工肉频率:建议每月不超过2–3次,每次不超过50克。
✅ 搭配抗氧化食物:吃加工肉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彩椒、西兰花、橙子),可抑制亚硝胺形成。
✅ 避免高温煎炸:尽量蒸、煮、炖,减少烧烤、油炸,降低有害物生成。
✅ 特殊人群更需谨慎:儿童、孕妇、有肠癌家族史或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