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入列,战略维度透视中美航母博弈新纪元
小鸟
大字号
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事实: 在“福建”舰之前,亚太地区吨位最大的战舰,竟是二战时期日本法西斯的“大和”号战列舰(7.2万吨)与“信浓”号航母(7.18万吨)。
这是亚太海权史上一个尴尬而沉重的印记——最强战舰的桂冠,曾长期戴在战败国的头上。
而今天,“福建”舰以超越8万吨的体量,一举洗刷了这一历史。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艘属于二战战胜国、由社会主义中国建造的超级战舰。
从郑和宝船的“怀柔远人”,到“福建”舰的“重剑出鞘”,中国海军在沉寂六百年后,再度站上亚太之巅。
但这一次,我们带来的不是瓷器与丝绸,而是和平的基石与反击霸权的力量。
二、力量对比:11:3背后的“真实战场算术”
表面上,中美航母数量是11:3。
但军事分析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真正决定战场胜负的,是“可部署兵力”,而非“纸面存量”。
美军的“航母困境”已深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