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寻常!微妙时刻正式道歉,中加关系双重转折
而伯纳比市的道歉,正是基层社会对中加关系回暖这一势头的呼应。
中加关系的回暖,本质是加拿大务实主义的理性回归,中国作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无可替代,在本国经济失去中国市场遭受沉重打击后,加拿大企业渴望重返中国。其次外交对话渠道的逐步恢复为关系改善提供了制度保障。而民间纽带的有力维系和全球议题的合作需求则成为推动两国走近的力量。
什么推动加拿大道歉?
为何伯纳比市的官方道歉,迟来了近八十年?19世纪末,逾万名华工用血汗铺就太平洋铁路,却在铁路贯通后被贴上“廉价劳工”标签,伯纳比市随即出台一系列歧视性政策。彼时华裔人口占比不足1%,在“白人至上”主流思想中毫无话语权。
这种转变既源于内部觉醒,也离不开外部推力。内部层面,1988年《多元文化法》的通过,将“尊重文化多样性”写入法律,使得反思历史歧视成为社会义务;随着华裔群体从未停歇的抗争以及华裔人口增长超170万,成为加拿大不容忽视的少数族裔,其在经济、科技领域的贡献日益凸显,社会话语权持续提升。外部层面,特朗普推行的美国贸易霸凌政策,让加拿大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国的风险,日前,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与美关系终结,开始寻求多元外交伙伴,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也促使加拿大社会重新审视华裔群体的桥梁作用,加之中国在国际话语权的增强,让加拿大不得不正视华裔群体的利益。正是这内外因素的叠加,促使伯纳比市在此时进行道歉。
历史无法改写,但记忆可以被唤醒,尊严可以被重塑。道歉文书仅仅是开始,真正的和解,将谱写在现在与未来之间的道路上。当伯纳比市道歉的那一刻,这不仅是加拿大华裔的胜利,更是人类文明在反思中前行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