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反转!德国外长一通电话,态度大转弯了!
这一事件引发了德国社会广泛忧虑,也让德国总理默茨的访华计划产生了不确定性。
要知道,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尤其是大国之间,最讲究 “相互尊重”,还没坐下来谈,先跑到外面说合作伙伴的不是,还想合作?换谁都不会愿意。
“去风险” 抵不过 “硬需求”
可为何短短几天,瓦德富尔的态度就软了下来?再硬的外交表态,还是绕不开实实在在的利益。2025年前八个月的中德贸易数据显示,中国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就说德国的 “王牌产业” 汽车业,大众汽车在华销量占全球近40%,2024年在华盈利直接超300亿元。德国车企,化工巨头巴斯夫,西门子这些企业在华的盈利和投资占据德国经济不小的一部分了,这些德国经济的 “顶梁柱”企业,它们的日子好不好过,直接关系到德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速。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德国商界的态度。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92%的德企愿继续深耕中国市场,超过半数德企计划未来两年增加对华投资。为啥?因为中国有14亿人的大市场,有完整的产业链,还有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机遇,这些都是德国企业不想错过的 “蛋糕”。德国想要重振经济,就离不开中国,可之前德国政界却有点 “拧巴”,想要中国市场,却总喊着 “去风险”,拿其他问题做文章。但现实很骨感:“去风险” 的口号喊得再响,也抵不过企业的生存需求。德国汽车业,没了中国市场,销量得掉一大块;要是断了中国的稀土供应,芯片、新能源汽车电机都没法生产。这些 “硬需求”,让德国政界不得不正视现实。
加之,打头阵的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访华行程搁置,让之后德国总理默茨的访华计划尴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