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掠过头顶那一刻,我才明白什么叫银河战舰
更重要的是重而不笨的飞行品质。2022年某次公开飞行展示中,歼20曾完成连续横滚接大仰角爬升,动作流畅度堪比中型战机。这背后是飞控软件的千万行代码运算——每一秒都在协调鸭翼、边条、襟翼、尾翼的二十多个操纵面。所谓“银河战舰”,不单指外观科幻,更指的是这种超越人体极限的智能操控能力。
站在历史维度看,从歼7到歼20的进化,相当于从自行车直接跃迁到超跑。西方观察家总爱用“逆向工程”来解释中国军工进步,但他们解释不了为什么苏联没能造出隐身战机,为什么日本搞不出重型机。真正的原因是中国构建了完整的尖端制造体系:世界最大的8万吨模锻压机(歼20主梁一体成型)、亚洲最大的风洞群(FL-62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还有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发明的电子束真空焊技术(解决钛合金焊接裂纹世界难题)。
当最后一道余晖掠过歼20的隐身涂层,这架战机缓缓消失在机库阴影中。我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杂志上看到F-22猛禽照片时的那种仰望,如今却能在自家门口看到更震撼的实体。这种体验很像中国航空工业的缩影:曾经遥不可及的星辰大海,现在正化作触手可及的铁翼银鹰。如果说航空工业是工业皇冠,那么重型战斗机就是皇冠上最璀璨的钻石——而现在,中国人终于学会了切割钻石的技艺。
(本文由AI辅助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