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变天!中国双航母剑指深蓝,白宫深夜推演
即便后来拥有射程400公里的鹰击-12,仍需要轰-6K冒险穿越防空火网。
直到2015年,一架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甲板拉起跃飞,中国才真正握住了打开远洋之门的钥匙。而东风-21D/26的出现,则让我们第一次拥有了把“海上棺材”变为现实的底气。
二、苏联的遗产:那些年我们走过的弯路
冷战末期,苏联在黑海造船厂留下未完工的乌里扬诺夫斯基号核动力航母,就像一曲帝国挽歌。苏联人早看透了:单纯的反航母体系如同“七伤拳”——图-22M轰炸机群可能用超音速突防换掉美军一艘航母,但自己的巡洋舰舰队也会在AIM-54“不死鸟”导弹雨中损失惨重。
他们的解决方案充满俄式智慧:
库兹涅佐夫号既是航母,又是载机巡洋舰,甲板下藏着12枚“花岗岩”反舰导弹;
苏-33舰载机不需要满载油弹,只要能驱离北约反潜机就是胜利;
整个航母编队本质是“巡航导弹核潜艇的带刀护卫”。
这种思路下诞生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至今仍是美军最忌惮的水面杀手。但代价是苏联航母永远活在美国航母的阴影下——当尼米兹级能放飞90架舰载机时,库兹涅佐夫号只能挣扎着维持20架苏-33的出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