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玄龙出鞘!攻击-11无人机正式服役!
任务二:电磁攻防“软杀手”
攻击-11可携带电子战吊舱,执行干扰、欺骗、反辐射攻击等任务。多机组网后,更能形成“移动电磁墙”,压制敌方雷达通信。例如,在台海或南海场景中,数架攻击-11可模拟大型机群信号,诱使敌方防空系统开机暴露位置,为后续打击创造窗口。
任务三:通讯中继与“A射B导”
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中,攻击-11可作为空中通讯节点,保障有人机、导弹、后方基地的实时数据交换。尤其重要的是“A射B导”能力——歼-20发射远程导弹后,由更靠近目标的攻击-11提供制导,极大扩展打击半径和精度。
任务四:有人机的“武库机”
攻击-11的弹舱预计可携带2-4枚精确制导炸弹或空对地导弹,如“雷石”-6滑翔炸弹或“鹰击”-91反辐射导弹。在歼-20的指挥下,它可突防至敌纵深地带,摧毁雷达站、指挥中心等高价值目标,而有人机无需冒险进入防空圈。
任务五:AI独立猎杀
在预设规则下,攻击-11可自主执行“斩首行动”。例如,对移动的航母编队或机动导弹发射车,AI系统能根据实时数据调整攻击路径,实现“发现即摧毁”。这种能力,正是未来“算法战争”的核心。
(本文由AI辅助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