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八路山头多,谁掌舵?毛主席的做法很巧妙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很快沿津浦路南下入侵山东。虽然山东当时尚有10余万部队,但驻扎在此地的国民党大军却闻风而逃,将一个偌大的山东留给日本。

值此危难关头,中共山东省委挺身而出,在省委书记黎玉的带领下扛起山东抗战的使命。

在此后的抗战历史中,山东的抗战局势有些特殊,当时日军对山东的掌控较为薄弱——只掌控了各大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对于广泛的农村和县级区域,则兵力较少。

在这一背景下,山东人民在中共的领导下,很快组建多支八路军游击队,山东的抗战局面逐渐好转起来。

随着抗战队伍的壮大,山东很快面临干部急缺的情况,省委书记黎玉亲自前往延安,请求中央派遣大批干部支援山东。

1938年4月,中央派遣50名军政干部携带两部电台从延安出发来到山东,并将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1938年8月,中共中央又抽调了160余名干部学员在张经武等人的带领下支援山东。

在诸多延安人才的支撑下,山东各抗日武装力量快速集结,后来经中央批准,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纵队,统一指挥山东全省的八路军游击部队,总指挥由张经武担任,政治委员由黎玉担任。

与此同时,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也被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由郭洪涛担任书记——也就是说,此时整个山东根据地形成以郭洪涛、张经武和黎玉为骨干的党和军队的统一领导,并不存在指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