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战舰艇规模将锐减,美海军衰落已跌入不可逆

三、霸权黄昏:从海上控制到“存在危机”

巡洋舰的退役背后,是美国海上霸权逻辑的根本动摇。传统“制海权”理论要求保持绝对数量优势,但美军舰艇总数已从1987年的594艘峰值腰斩。尽管拜登政府提出“2045年500艘舰艇”计划,但连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都直言该目标“缺乏预算和工业基础支持”。

更值得看官深思的是作战模式的变革:

分布式杀伤概念要求舰艇分散部署,但巡洋舰退役后,美军远程火力单元数量将大幅缩减;

东大已构建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体系,依托陆基导弹、隐身战机与无人机集群,使美军航母打击群难以靠近关键海域;

民用无人机等非对称作战工具正在改写海战规则,2024年胡塞武装用低成本无人机逼退美军驱逐舰即是明证。

四、帝国的惯性:改革阻力与思维桎梏

美国海军并非没有意识到危机。2015年提出的“分布式作战”和2020年推出的“作战力量2045”规划,均试图打破传统大型舰艇依赖症。但这些改革遭遇了双重阻力:

利益集团绑架:军工复合体倾向于延续现有舰艇设计以维持利润,新型舰艇的研发预算常遭国会削减;

路径依赖:美军军官群体仍沉迷于航母核心体系,对无人舰艇、智能导弹等新质战斗力投入不足。

笔者必须指出:东大海军的崛起只是外部催化剂,美国海军的真正敌人源于内部——僵化的体制、衰落的工业以及过度扩张带来的战略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