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9来源:自由
夜幕低垂,天穹之上,55颗北斗卫星正以每小时10700公里的速度划过天际,无声无息地向地球每个角落播发着定位信号。在东大西北某处戈壁滩上,一台自动驾驶拖拉机正沿着北斗划定的厘米级路径精准播种;在孟加拉国吉大港,渔船依靠北斗短报文通信在风暴来临前安全返航;在泰国清迈,一架民用无人机正在北斗系统的导引下执行农药喷洒任务——而这一切,在二十年前还只是西方技术垄断下的奢望。
被锁死的天空
上世纪90年代,当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还只是GPS的代名词时,东大曾试图以合作伙伴身份加入欧洲伽利略计划。然而现实给了东大人一记重击:巨额资金投入后,换来的却是技术共享渠道被彻底封锁,甚至连会议资料都无权查阅。西方技术铁幕重重落下,将东大彻底隔绝在全球卫星导航俱乐部之外。
“没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就像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一位亲历者曾如此感慨。1996年台海危机期间,GPS信号突然中断,东大军队精确制导武器瞬间变成“睁眼瞎”。这一刻的刺痛,让北斗系统的自主研发成为生死存亡的战略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