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0
二、控制红肉与加工肉品摄入
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加工肉类(如香肠、火腿、腊肉、培根)列为一类致癌物,而红肉(猪、牛、羊肉)也被列为可能致癌物。长期大量食用会增加肠道炎症和癌变风险。
❌ 少吃:烧烤肉、腌肉、熏肉、午餐肉
✅ 建议:每周红肉摄入不超过500克,优先选择鱼、禽肉、豆制品作为蛋白质来源。
三、少油少盐,远离“三高”饮食
高脂、高盐、高糖的饮食不仅导致肥胖、高血压,还会扰乱肠道菌群平衡,诱发慢性炎症,为癌细胞滋生创造环境。
✅ 做法:
烹饪以蒸、煮、炖为主,少用油炸、煎烤
减少外卖和快餐频率
使用香料、醋、柠檬汁代替部分盐调味
四、戒烟限酒,保护肠道黏膜
吸烟会释放多种致癌物,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肠道;过量饮酒则直接刺激肠道黏膜,损害肝脏解毒功能,间接增加肠癌风险。
✅ 建议:尽早戒烟,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约啤酒750ml),女性不超过15克。
五、保持规律排便,不憋便
长期便秘会使毒素在肠道内积聚,增加肠黏膜受损风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 小贴士:
晨起空腹喝温水,刺激肠蠕动
每日饮水1500ml以上
如厕时不玩手机,避免久蹲
六、坚持运动,促进肠道“动”起来
久坐不动是现代人肠癌高发的重要诱因。缺乏运动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代谢废物滞留。
✅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瑜伽等。
七、控制体重,避免腹部肥胖
肥胖,尤其是“苹果型”身材(腰粗肚大),与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密切相关,是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