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2来源:小鸟
三、隐身幽灵的降维打击:从侦察到饱和攻击
攻击-11的威胁远不止于火力投送。其隐身特性赋予它“持久潜伏”的能力:在经济巡航模式下,它可在目标空域盘旋数小时,对印军调动、装备部署、阵地建设进行全天候监控。印度雷达难以捕捉其踪迹,战斗机巡逻更是如同“盲人摸象”。这种单向透明优势,让解放军在边境对峙中始终掌握态势感知主动权——印军一举一动皆在眼底,而己方布局却深藏迷雾。
更让印度头疼的是“数量碾压”的潜在威胁。无人机成本远低于有人战机,中国完全可批量生产攻击-11,发动“蜂群式”饱和攻击。届时,印军防空系统或将陷入“拦截火力捉襟见肘”的窘境。正如一位军事评论员所言:“当隐身无人机成为消耗品,传统防空的性价比便彻底崩塌。”
四、五代半体系:从“单打独斗”到“云端战争”
攻击-11的部署,标志着中国空军正从“平台中心战”向“体系中心战”跃迁。所谓“五代半”,即通过数据链将歼-20、预警机、电子战飞机与隐身无人机整合为一体,实现“云端大脑指挥、分布式节点执行”的作战模式。
在这一体系下,歼-20S成为空中指挥枢纽,攻击-11则是延伸的“感官”与“拳脚”。高原环境作为天然试验场,验证了该体系在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海拔4000米以上起降、复杂电磁环境通信、长航时侦察监视——这些能力一旦成熟,可快速复制至东海、南海等战略方向。而93阅兵中亮相的无侦-8、攻击-2等无人机,未来也必将融入这一网络,进一步强化“侦-控-打-评”闭环效率。
(本文由AI辅助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