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3来源:自由
三、西方困境:援乌乏力与战略内耗的恶性循环
战事升级反衬出西方阵营正陷入深重的两难困境:
军援分歧公开化:乌克兰亟需的F-16战机、远程ATACMS导弹及更大规模防空系统,始终在“避免激怒俄罗斯”的顾虑下被延迟或限量提供。此次指挥所被毁,再次暴露了乌军现有防空网对俄军新型空袭手段的无力感,但北约内部仍在为是否提供射程更远的武器、是否直接介入等议题争吵不休,行动迟缓且缺乏统一战略意志。
“恐俄症”与“乌克兰疲劳症”交织:一方面,俄罗斯展现出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加剧了东欧国家的安全焦虑;另一方面,西欧主要国家民众因经济反噬、难民压力和对长期消耗战的厌倦,厌战情绪日益升温。这种内耗使西方难以形成坚定、持续且足够有力的援乌政策。
四、未来战局:体系消耗战下的残酷前景
这场爆炸预示冲突已进入更残酷的“体系破坏”阶段。俄军的战略正从争夺领土焦点,转向系统性摧毁乌克兰的战争潜力:能源设施、军工复合体、交通枢纽及指挥控制系统皆成目标。其目的是通过长期、高强度的消耗,拖垮乌克兰的经济与社会运行能力,耗尽西方援助资源与耐心。
面对此局,乌克兰面临的挑战空前严峻。其需在指挥层不断损失的情况下维持指挥链的存续与高效,亟需西方提供更先进的一体化防空系统(以拦截苏-34发射的远程滑翔炸弹)、远程打击武器(用于反制俄军前线轰炸机基地)及强大的电子战装备。然而,即便军援到位,构建起足以抵御俄军新战术的完整体系也需时日,期间乌军将不得不承受巨大的战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