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自带12个“养生开关”!每天按一按,气血通畅

2025-10-27

用法:每天按揉或艾灸,长寿保健首选。

10.太白(脾经原穴,湿气总开关)

位置:足内侧,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功效:健脾化湿,调理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用法:用拇指推按,顺时针50次,每日2次。

11.涌泉(引火归元,湿热下行)

位置:足底前1/3凹陷处,蜷足时最明显。

功效:引湿热下行,安神助眠,改善头晕、口苦。

用法:睡前搓热或艾灸,提升肾气。

12.命门(阳气之根,湿寒克星)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对。

功效:温补肾阳,散寒祛湿,特别适合阳虚怕冷、腰酸者。

用法:艾灸最佳,每次15分钟,每周2–3次。

🌞 日常祛湿,穴位+习惯双管齐下

光靠按穴位还不够,还需配合健康生活方式:

✅ 饮食清淡:少食生冷、油腻、甜食,多吃薏米、赤小豆、山药、冬瓜。

✅ 适度运动:快走、八段锦、太极,促进汗出,湿气自消。

✅ 作息规律:熬夜伤脾,脾虚则生湿,建议23点前入睡。

✅ 保持干燥:避免久居潮湿环境,梅雨季可用除湿机。

🧘‍♀️ 简单三招,把“神药”用起来

晨起按揉:起床后按揉阴陵泉、足三里各3分钟,唤醒脾胃。

睡前艾灸:每周2次艾灸关元、中极,温阳化湿,改善夜尿。

久坐拍打:办公室久坐者,每隔1小时拍打丰隆穴、承山穴,防湿气堆积。

📜 老祖宗的智慧:不治已病,治未病

《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湿气虽小,却是百病之源——湿生痰,痰生瘀,瘀生癌。而这些自带的“神药”,正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治未病”法宝。(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对欧“杀荷儆欧”,背后是将爆发的终极摊牌
最热阅读8600
解放军演练抢滩登陆新战法,成群机器狗打头阵
最热阅读8489
炸锅了!泰军司令亲赴成都,中泰军贸再下一城!
最热阅读8395
美军X-BAT无人机吹破天际?中国无人机早已亮剑
最热阅读8297
超音速直升机?终结者无人机很酷?真别闹了!
最热阅读8682
东大夺回头把交椅!全球去美国化贸易正悄然开启
最热阅读8822
全面开战!巴基斯坦最后通牒!大国博弈暗流涌动
最热阅读9488
南海半小时连坠双机!美军被印度三哥附体了?
最热阅读8880
新加坡总理:西方必须接受东大已是崛起强国!
最热阅读8804
南海双机坠落:美军尼米兹战斗群出大篓子了!
最热阅读9527
漫步红瓦绿树间,解锁“万国建筑博览馆”的诗意时光
最热阅读9001
北京故宫深度游全攻略:这样玩才不白来!
最热阅读9282
4天3夜玩转“海上石林”,这样安排才不踩坑!
最热阅读9557
普京突然下令,保护投降乌军,大结局要来了?
最热阅读9175
一顿午餐的背后:暴露的是家校共育的深层焦虑
最热阅读8698
孩子几岁学轮滑最合适?适度练习有助成长!
最热阅读8989
家里祖传的银碗能给孩子用吗?
最热阅读9119
腐乳是“霉”食还是“宝”?营养师揭秘
最热阅读8220
好好的木耳竟被说成“夺命食物”?真相曝光
最热阅读8869
心梗脑梗不是突然来的!一顿“危险晚餐”竟能缩短寿命?
最热阅读9319
美政府“停摆”持续 交通部长称空管员承受的压力“不可接受”
最热阅读8427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2%
最热阅读9044
印中恢复直航航班
最热阅读9362
战场新锐!陆军轻合旅喜提新红旗“低空保护伞”
最热阅读9371
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阶段性目标明确
最热阅读8601
普京战略摊牌!俄最新大杀器“海燕”成功试射!
最热阅读8196
养老院来了爱说爱笑的年轻人
最热阅读8852
长护险试点扩围,如何加强规范护老服务?
最热阅读8512
“守护心‘晴’——全民心理健康服务行动”走进四川南充市高坪区
最热阅读8398
江苏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覆盖350余万人
最热阅读8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