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3来源:新华网
“坑老”行为何以频频得逞?
多位基层受访办案人员表示,一些老年人的防诈骗意识和能力薄弱,不法分子往往利用非法获取的老年人信息,设置各类陷阱,迷惑性很强,让“坑老”行为屡屡得手。
——精准“定制”。
安徽省铜陵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五大队民警徐修雷介绍,一些不法分子非法获取老年人的病史、消费习惯、家庭构成等个人信息,精准勾勒其健康焦虑、金融需求与兴趣爱好,定制化设置消费陷阱,通过电话、短信、微信进行精准推送。比如,向患有关节病的老年人推销天价“磁疗仪”,向独居老年人设下陪伴型服务骗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