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7来源:自由
二、战略咽喉:为何红军城值得赌上一切?
红军城虽面积不足20平方公里,却是顿巴斯战场的“锁钥之地”。其地处顿涅茨克市西北侧高地,控制着M04公路补给动脉及周边铁路枢纽。若俄军完全占领,可实现三重战略目标:
切断乌军顿涅茨克-马林卡防线的侧翼支援;
直接威胁乌军重镇库拉霍沃(Kurakhove)的防御纵深;
为俄军春季攻势创造跳板,避免重现2023年巴赫穆特式的消耗战僵局。
军事分析员指出,俄军若控制红军城,将迫使乌军重新调整整个顿巴斯西南翼的布防,甚至可能抽调赫尔松或扎波罗热兵力回援——这正是俄军最希望看到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效应。(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三、乌军困境:弹尽粮绝还是战略欺骗?
尽管俄方宣称乌军濒临崩溃,但战场情报仍存矛盾点:
弹药危机属实:北约匿名官员承认,乌军炮弹短缺已达“临界水平”,部分部队每日炮弹消耗量仅为俄军的1/10;
主力去向成谜:有消息称乌军第79空中突击旅等精锐已秘密转移至格里希诺(Gorlivka)方向,城内仅留阻滞分队;
地下工事持久性:红军城拥有苏联时期修建的地下隧道网络,可支持小规模部队长期周旋,类似亚速钢铁厂战术。
笔者研判,乌军可能采取“弹性防御”策略:以空间换时间,诱使俄军深入城区后利用巷战消耗其兵力,同时为后方重整防线争取窗口。这种战术曾在北顿涅茨克战役中取得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