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利刃:俄罗斯冬季空袭的战术策略深度解析

2025-11-10

消耗防御资源:持续的能源设施修复需要大量资金、设备和人力,而俄军通过反复打击迫使乌方陷入“修复-摧毁”的恶性循环,进一步消耗其战争潜力。

二、目标选择:精准打击与区域覆盖的结合

俄军冬季空袭的目标选择呈现“关键节点+区域覆盖”的双重特征:

核心能源设施:变电站、热电厂、电机厂是首要打击对象。例如,2025年10月俄军对哈尔科夫电机厂的攻击,直接导致乌克兰电力生产能力下降;对斯拉维扬斯克卡缅斯克热电厂的轰炸,则造成中东部地区供暖中断。

燃料供应链:油库、天然气储存设施成为次级目标。2025年10月切尔尼戈夫州博布罗维察油库的被毁,导致周边地区燃料短缺,交通与工业生产陷入停滞。

防空薄弱区:乌军防空系统集中于基辅、哈尔科夫等大城市,中东部地区防御空虚。俄军利用这一漏洞,对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扎波罗热州等地的能源设施实施“无阻碍打击”,进一步扩大战果。

三、武器运用:多层次协同与饱和攻击

俄军冬季空袭的武器配置体现“低成本消耗+高精度突防”的战术思想,通过无人机、导弹、巡航导弹的协同作战,构建多层次打击体系:

无人机“蜂群”战术:以“天竺葵”-2无人机为主力,利用其低成本、高隐蔽性特点,对乌军防空系统实施饱和攻击。2025年10月行动中,俄军单日投放超90架无人机,迫使乌方防空火力分散,为后续导弹突防创造条件。

导弹“点穴”打击:伊斯坎德尔导弹凭借高精度与强威力,精准摧毁变电站、油库等关键目标;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则用于突破乌军最严密的防空网,例如2025年11月对日托米尔州奥泽尔诺耶机场的打击。

巡航导弹远程覆盖:KH-101、口径巡航导弹负责扩大打击范围,对乌军后方能源设施实施远程精确打击。2024年11月五天攻势中,俄军发射750枚导弹与无人机,其中巡航导弹占比超30%,形成“全域覆盖、重点突破”的火力网。(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上一页 下一页
风暴成检验器!17级超强台风撕开了菲盟友伪装
最热阅读9468
红军城缩影:约2000名乌士兵,被俄军死死围困
最热阅读8402
走到悬崖边?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陷入困局
最热阅读8885
高超音速时代:俄武器重塑战争版图
最热阅读8011
乌多地能源交通设施遭重创,寒冬危机迫在眉睫
最热阅读8498
三舰列阵,龙吟四海:东大航母时代的战略新篇
最热阅读9153
俄罗斯为何选择在冬季发动空袭?
最热阅读9699
俄外长短短37字通报,为何让五角大楼连夜推演
最热阅读8116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空袭,局势再度升级
最热阅读9945
乌镇之约:十年携手,共筑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最热阅读9707
胡塞武装强硬警告:若加沙停火破裂将恢复袭以
最热阅读9048
美政府关门第40天,特朗普海湖庄园笙歌彻夜!
最热阅读9277
全民全运,为健康中国夯实体育之基
最热阅读9424
乌军红旗城防线崩裂,俄军“钳形攻势”切断命脉
最热阅读9075
BBC两名高管因特朗普纪录片争议宣布辞职
最热阅读9501
中东惊雷:土耳其对以发逮捕令背后的全球棋局
最热阅读8146
全国消防日:各地筑牢安全“防火墙”
最热阅读9261
乌前线士兵血泪控诉,美国人承诺竟成空头支票
最热阅读9634
海南海警成功救助4名遇险渔民
最热阅读8524
江西:冬候鸟陆续抵达鄱阳湖余干水域
最热阅读8010
千里送医暖边陲
最热阅读9985
福建寿宁:“一户一车间”智能种菌助农增收
最热阅读8199
河北邢台:白茬矿山蜕变生态屏障
最热阅读8157
白萝卜加“1物”,煮一煮就是天然消食菜!
最热阅读8268
坚持早上空腹吃苹果,身体悄悄发生了哪些变化?
最热阅读9637
这3种早餐吃对了,肝脏一天都轻松
最热阅读8242
真正的养生,不在补品在心境
最热阅读9325
孩子一生竟有3次叛逆期!家长如何化解“对抗”?
最热阅读8000
警惕!新型骗术家长必须教给孩子!
最热阅读8256
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小群体,是成长的重要一步
最热阅读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