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来源:小鸟
要知道,北极冰下环境比月球表面更凶险。冰山随洋流冲撞,声呐信号在冰层间乱反射,导航系统随时可能“失明”。而中国双潜器竟能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协同作业,说明我们已经掌握了极端环境下的深海组网技术。这套技术若用于军事,意味着未来中国潜艇可在极地冰盖下构建“隐身高速公路”,让对手的反潜网络形同虚设!
二、“船潜协同”破冰模式,改写极地博弈规则
本次航次最颠覆性的创新,当属“探索三号”母船与潜器建立的“移动式冰潜模式”。在密集浮冰区,科考队就像在刀尖上跳舞:母船需不断规避移动冰山,同时为水下潜器提供支持。这种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动态战场保障体系的预演。
回想2018年美军“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北极撞山事故,恰恰暴露了传统强国在冰下行动的短板。而中国创造的这套作业规程,相当于给潜器装上了“冰下北斗”。当别人的潜艇还在靠声呐摸索时,我们的潜航员早已在指挥中心大屏上看着三维冰原全景图作业。这种代差,岂是十年能追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