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3来源:自由
二、政治动机:大选筹码与同盟体系控制
特朗普选择此时释放该信号,绝非偶然。
11月大选在即,其对俄乌冲突、巴以问题的处理已被国内舆论诟病“摇摆无力”。
此时打出“重启核试”这张牌,一可转移视线,二可塑造“强人”形象,三可迎合军工复合体的利益需求。
但更深层的动机,在于重新捆绑盟友体系。
近年美国同盟体系出现明显裂痕:欧洲质疑北约可靠性,日韩担忧“延伸威慑”空心化,中东多国自行寻求安全合作。
尤其在东大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安全合作框架、民用无人机等军民两用技术输出扩大的背景下,美国传统安全主导权遭遇挑战。
通过重启核试验,美国可重新强调“核保护伞”的存在感,迫使盟友在安全上选边站。
例如,若试验安排在阿拉斯加或太平洋靶场,日韩澳将不得不表态支持;若在欧洲方向进行模拟演练,则可巩固北约东翼的对抗共识。
这实则是以核威慑为绳,捆住盟友手脚,阻挠其与东大开展安全合作。(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三、战略误判:以恐吓换取谈判筹码?
最危险的,是美方可能存在的战略误判。
华盛顿似乎认为,通过展示核肌肉,可迫使东大在贸易、科技、南海等问题上让步。
但这种“战争边缘策略”在核大国之间极其危险。
东大早已明确表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不变,但反击能力坚不可摧。
其地下长城工程、分布式发射阵地、预警卫星网络,均确保二次打击能力足以穿透任何导弹防御系统。
若美国执意重启核试验,只会触发新一轮军备竞赛。
东大必然加速扩充核武库、提升战备等级、强化反导体系——而这恰恰与美国“降低冲突风险”的宣称目标背道而驰。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此举可能破坏《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框架,引发连锁反应。
俄、印、巴、朝等国均可借机合理化自身核活动,全球核不扩散体系将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