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3来源:共产主义之家来源:张志敏
二、贸易博弈:从极限施压到主动求和
在经贸领域,美国对华发起的贸易战最终以美方主动求和的姿态告一段落,这一转变颇具象征意义。
2025年10月30日,中美元首会晤后达成重要共识:美方取消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的芬太尼相关关税,将24%的对等关税延长一年。这意味着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基本归零,回到了贸易战前的水平。
同时,美方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也相应暂停稀土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在海事、物流和造船业领域,双方同意暂停相关的301调查和反制措施,暂时平息了“港口费大战”。
这一系列妥协表明,美国在对华经贸博弈中并未占到便宜,反而让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更加凸显。美国的极限施压,如同用力推一堵看似坚固的墙,却发现这堵墙是纸糊的——不仅没有推倒,反而让自己看清了内部的虚实,美国就是一次次的这样把中国变成一个过河卒子。大家公认,核武器的最大威力是在发射架上,可现在的美国却是乱发射,这反而让它无法拥有巨大的威慑力,让大家认识到所谓的核武器,不过如此。
三、稀土王牌:中国制造的底气
在博弈的关键时刻,中国打出的“稀土牌”让世界认识到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国规定,含有中国稀土提炼技术0.1%的稀土产品都必须向中国申请许可。这一看似微小的比例门槛,实则把握住了全球稀土产业的命脉。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在军工、新能源、电子等高科技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经过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整合,已在稀土提炼技术上建立了绝对优势。
西方的困境在于,他们享受了多年的全球化红利,却不愿回归艰苦的基础工业建设。重新建立完整的稀土产业链不仅需要巨额投资,更需要时间和技术积累——这正是中国通过几十年“苦日子”内卷出来的核心竞争力。(图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