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民企“降维打击”:高超音速武器变“消耗品”
三、军民融合的“成都样本”:产业链就是战斗力
若说凌空天行的技术突破是“果”,那么其扎根成都的产业链布局便是“因”。作为成都商业航天“链主”企业,其数十家供应商均来自四川本地,形成了反馈及时、深度融合的本地化生态。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的研发生产基地,更将提供从设计到试验的全链条服务——这哪里是工厂?分明是一座“战争创新实验室”。
东大的“军民融合”战略在此落地生根:民企的敏捷创新与国防需求精准对接,让产业链直接转化为战斗力。笔者观察到,凌空天行的宣传片中,演示的正是针对海上移动平台的“饱和式打击”场景。当传统军事强国仍沉迷于航母战斗群的耀武扬威时,东大民企已用低成本导弹群构建起一套“不对称战术”体系:你用航母堵门,我用智能集群破防。
这种模式的可怖之处,在于其可复制性。成都样本证明,只要打通产学研用链条,民企完全能在尖端装备领域扮演主导角色。回想当年民用无人机如何改写战场规则,今日的“驭空戟-1000”不过是同一剧本的升级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