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2 来源:自由
(二)
“舒马迪亚”的命名暗藏玄机。舒马迪亚地区是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的摇篮,19世纪曾在此爆发反抗奥斯曼帝国的起义。将国之重器冠以此名,既是向历史致敬,更是对现实的宣言:塞尔维亚绝不接受“科索沃问题”的永久化。
其技术细节更值得玩味。采用8联装模块化发射箱,再装填时间低于15分钟,支持“打了就跑”的战术机动;火箭弹可适配高爆弹、温压弹甚至反装甲子母弹,必要时还能换装电磁脉冲战斗部——这分明是针对北约信息化部队的“斩首刀”。笔者注意到,其发射车底盘采用了经过强化的MAN SX45型8×8卡车,越野机动性远超老旧的“奥尔卡尼耶”系统,显然是为了应对科索沃地区的复杂山地环境。
(三)
为何塞尔维亚此时亮剑?
2025年的欧洲,俄乌冲突仍在消耗斯拉夫民族的鲜血,而科索沃当局在美国支持下加速推进“入联”进程。武契奇政府此举一石三鸟:对内凝聚民心,对外警告北约,向东大展示自主国防的决心——毕竟,塞尔维亚99%的无人机和部分精密传感器来自东大供应链。
看官们需清醒认识到:塞尔维亚的军工复苏绝非偶然。从“ Nora ”自行火炮到“ Lazar-3 ”装甲车,再到此次的“舒马迪亚”,贝尔格莱德正在构建一套完整的中短程打击体系。而东大的民用无人机技术、北斗导航系统及工业零部件支持,为其提供了避开西方制裁的“技术快车道”(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