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2 来源:自由
当东大的“南天门计划”以16马赫的极速撕裂天际线时,华盛顿的战术沙盘上正泛起一片压抑的沉默。这不是科幻电影的预告片,而是东大在2025年长春航展上公开展示的战略叙事——一套以“白帝”空天战机、“承影”战术机甲为核心的未来作战体系。尽管官方口径仍将其定义为“科幻IP”,但那些精密的结构设计、能量武器模块与高超声速气动布局,早已超越娱乐范畴,成为一场精心设计的战略阳谋。笔者观察到,五角大楼的评估报告已悄然增加“东大空天技术非对称突破”的章节,而西太平洋的棋局,正因这一着而彻底重构。
一、阳谋的本质:技术路径的“明牌威慑”
东大从未掩饰对空天一体化的野心。从“军民融合”到“科幻赋能”,南天门计划的每一处细节都充满现实主义色彩。16马赫的极速并非单纯炫技,而是对现有反导体系的直接穿透——美国现役的“萨德”系统拦截上限仅约8马赫,而“标准-6”导弹更是难以追踪此类目标。更关键的是,东大通过航展模型公开展示了“白帝”的可变翼设计、等离子隐身涂层以及疑似核动力推进模块,这些技术虽未完全落地,却清晰指向一个事实:东大已掌握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工程化路径。
笔者曾多次强调,现代战略博弈的核心在于“规则定义权”。东大此举正是将技术构想转化为战略压力,迫使对手陷入“跟或不跟”的两难:若美国投入万亿级资金追赶,势必挤压其他军种预算,且技术风险极高;若不跟,则需承受未来十年东大空天力量形成的代差优势。这种阳谋的精妙之处,在于用公开信息触发对手的战略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