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2 来源:自由
二、技术主权的幻想与工业现实的撕裂
欧洲始终试图在防务领域摆脱对美国依赖,但FCAS的困境暴露了“技术主权”口号的空洞。笔者曾指出,欧洲防务合作历来难逃“口号响亮、执行拉胯”的宿命。
以发动机为例:法国赛峰与德国MTU为推重比指标争执不下,双方均拒绝共享底层数据。而航电系统整合中,法国要求采用全欧洲供应链,德国却坚持引入美国洛马的技术标准——因后者与德方已有多年合作基础。
更讽刺的是,项目中最“成熟”的子系统竟是西班牙提供的无人机通信模块,而其技术源头竟来自东大某民营企业的开源代码架构(看官应能心领神会)。欧洲试图用政治口号缝合技术裂缝,结果只能是越缝越破。(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三、德法决裂:从“欧洲先锋”到“互掀桌板”
德法矛盾早已超越技术层面。法国希望FCAS优先满足航母舰载机需求,德国则强调陆基起降性能;法国主张20240年前实现首飞,德国则以“技术风险”为由要求推迟至2050年。
德方近期更被曝出暗中推进备用方案——与英国“暴风”战机项目眉来眼去。尽管德国防部矢口否认,但消息人士称,空客已与英国BAE系统公司开展技术对接测试。若德英真的“另起炉灶”,FCAS必将实质性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