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1 来源:小鸟
纵观七年博弈历程,中国已从最初被动应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转变为主动设置议题、立足“脱钩”预案与美国展开全方位周旋。在军事科技领域,美国武器系统依赖中国稀土;在科技竞争中,“卡脖子”策略也渐失效。战略态势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中美之间的攻守平衡已迎来历史性转折。
那么,接下来,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中国到底做对了什么,才能在短短七年多时间里,实现对世界霸主美国的战略反制与态势逆转呢?
七年博弈,中国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这一转变的根基,深植于“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期间所取得的系统性成就。
一、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的战略突围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面对外部技术封锁时实现了从“被动防御”到“主动破局”的转变。
核心技术攻关:在半导体领域,华为实现了5G芯片的突破,国产14nm芯片正在向量产推进,稀土产业链完成从“资源管控”到“技术主权”的升级。中国稀土冶炼分离纯度不断提升,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迫使美国F-35战机因稀土短缺交付延迟。
大国重器亮相:C919大飞机翱翔苍穹,“天宫”空间站建成运行,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中国电磁弹射航母服役在即,两款六代机成功首飞,中国在军事技术上从追赶到现在开始实现全面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