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来源:自由
小日子那位新上任的“操盘手”——高市早苗。这位于组阁僵局中艰难突围的首相,甫一上台便急不可耐地拨通了越洋电话,方向直指华盛顿。其首次公开演讲中,一边向国民鞠躬致歉组阁迟缓,一边却火速将外交矛头对准太平洋彼岸,明确表态“以日美同盟为基轴”,并喊话“希望尽早与特朗普会面”。此番操作,看似遵循惯例,实则暗流涌动,值得笔者为各位看官细细拆解。
一、急赴“鸿门宴”?高市早苗的“特朗普时间表”藏有三重算计
高市早苗为何如此急切地锁定特朗普?表面看是外交礼仪,实则暗含三层战略焦虑:
其一,赌局提前下注,规避“特朗普冲击波”。美国大选临近,政治不确定性陡增。特朗普若重返白宫,其对日政策可能迎来新一轮粗暴调整——从贸易施压到安保搭便车,甚至要求日本承担更多军费。高市早苗抢在选举前释放善意,实则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特朗普式勒索”预埋缓冲垫。这种“抢先表忠心”的做法,像极了生怕晚一步就被排除在利益圈之外的投机客。
其二,内政乏力,外交补位。高市早苗的组阁过程漫长而艰难,民意基础尚未稳固。此时急需一场高调外交动作为自身赋能,而巩固美日同盟历来是日本首相快速树立“强势领导人”形象的捷径。通过强调与美国总统的亲密关系,转移国内民众对经济疲软、通胀高企的不满情绪,是典型的“外患掩盖内忧”战术。
其三,安全焦虑的具象化。朝鲜核问题持续发酵、台海局势暗流涌动,日本深感自身处于风暴前沿。高市早苗的“尽早会面”诉求,本质是对美国安全承诺的急切追问——尤其是在美国战略重心飘忽不定、盟友信任度备受质疑的当下。这种焦虑,像极了一个在深夜里拼命攥紧唯一手电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