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要打破东大“卡脖子”,立马被泼冷水

2025-11-11 来源:自由

稀土独立?美财长的“豪言”与残酷现实的碰撞

笔者近日在观察国际资源博弈时,被一则新闻吸引了目光——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站在南卡罗来纳州一家稀土企业的厂房里,高举一块银光闪闪的磁铁,宣称这是“美国25年来制造的第一块稀土磁铁”,并豪言将在两年内摆脱对东大稀土的依赖。场面热烈,镁光灯闪烁,仿佛一场精心编排的胜利宣言。然而,话音未落,产业界与美媒的冷水便泼了下来。这块被赋予象征意义的磁铁,究竟能否撑起美国的稀土独立梦?今天,笔者就带各位看官深入这场资源战争的幕后,剖析其中的虚实。

一、稀土的“维生素”地位:现代工业与国防的生命线

稀土,这组由17种金属元素构成的家族,远非教科书上的冷僻名词,而是高科技与国防工业的“维生素”。每一架F-35战斗机需消耗约900磅稀土材料,核潜艇的用量甚至突破9200磅;从智能手机的振动马达、新能源汽车的高效电机,到风力发电机的轻量化叶片,无不依赖稀土永磁体的卓越性能。可以说,谁掌握了稀土供应链,谁就扼住了现代科技产业的咽喉。

东大之所以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绝非偶然。其全球稀土开采量占比超60%,加工能力更达惊人的90%以上。反观美国,虽坐拥加州芒廷帕斯等优质矿藏,但开采出的稀土精矿几乎全部运往东大进行精炼与提纯——这好比一名战士手握优质矿石,却无法自行锻造利剑。贝森特财长展示的磁铁,恰似试图证明“美国已能铸剑”,但现实是,这把剑尚未出鞘,便已锈迹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