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0 来源:小鸟
1. “平衡结构”的真相:战斗机短缺竟成加分项?
报告吹捧印度空军“结构更平衡”,战斗机只占31.6%,直升机占29%,教练机占21.8%。相比之下,中国空军战斗机比例高达52.9%。但现实是,印度空军的“平衡”完全是被逼的——今年9月,最后一批米格-21退役后,印度空军只剩29个战斗机中队,创下历史新低,离42.5个中队的编制目标差了200多架飞机!换句话说,战斗机严重不足,反而被WDMMA美化成“多域响应能力强”。这逻辑就好比说一个人吃不饱饭,所以“肠胃负担轻,更健康”一样荒谬。
更离谱的是,报告认为印度空军教练机比例高是“训练体系完善”的标志。但印度空军的教练机多是老旧的HJT-16和PC-7,事故率居高不下。反观中国,歼-10S、歼-11BS等高级教练机已实现现代化,还能兼任战斗任务。WDMMA这是把“瘸腿”当“特长”啊!
2. “装备多样化”的神话:后勤噩梦变优势?
报告称印度空军拥有法、俄、美、印四国战机,是“健康组合”。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印度空军为此吃尽了苦头:苏-30MKI的零件得找俄罗斯,“阵风”的维护得靠法国,“美洲虎”的升级还得求英国。这种“万国牌”装备导致后勤保障支离破碎,战时协调更是难题。2020年印巴冲突中,印度空军就因零件短缺,被迫停飞部分米格-29。而中国空军清一色的国产装备,从歼-10到歼-20,后勤体系高度统一,战时动员效率碾压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