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2 来源:小鸟
第三,地缘政治因素不容忽视。南海是中美博弈的焦点,美军频繁的“航行自由”行动常引发中方反制。有军事专家指出,美军在南海的危险操作会直接危及航行安全。例如,中方电子干扰或监视活动可能干扰美军机系统。虽然这听起来像阴谋论,但历史上确有先例。2016年,美军无人机在南海被干扰坠毁。如果这次事故涉及外部因素,美军可能选择低调处理,以避免冲突升级。]
从战略角度看,这起事故发生在中美关系紧张之际。美军在南海的存在旨在威慑中国,但高强度行动也带来了自身风险。作为“听风的蚕”,我认为这暴露了美国“印太战略”的脆弱性——过度扩张可能导致后勤链断裂。例如,航母编队远离本土,补给依赖全球网络,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酿成大祸。
第四部分:专家视角与历史对比
军事专家对此次事件多有评论。多数人认为,美军在南海的行动节奏已超出安全阈值。一名匿名专家表示:“南海水域复杂,加上频繁的军事对峙,事故概率本就高于其他区域。两机连续坠毁不是偶然,是系统性疲劳的体现。”对比历史,类似事件不乏其例。1981年,美军“尼米兹”号航母曾因人为失误导致舰载机相撞,造成数十人伤亡。那次事故促使美军改革训练流程,但如今问题重现,说明老毛病未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