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1 来源:占豪
第一点:教育和人才是战略基础
西方对中国的误判,根源之一在于忽视了中国庞大的教育体系所孕育的人才红利。据教育部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60.2%,年毕业大学生规模稳定在1000万人以上,其中理工科农医类毕业生占比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每年向市场输送约500万名具备扎实工程素养和技术能力的潜在创新者。这一数字远超美国(年理工科毕业生约50万,其中30%还是外籍学生)、欧盟(合计约80万)的总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年全球高等教育报告,中国理工科毕业生人数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且增速稳定。这一数据支撑了中国工程师储备的全球领先地位。
更重要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并非仅停留在数量扩张,更在质量提升与产教融合上持续发力。“新工科”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国家战略,推动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将产业前沿需求直接嵌入课程体系。这种“教育—产业”闭环,使得中国工程师不仅具备理论知识,更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国的这种优势基础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奠定了基础,那时候我们专家去美国考察后就知道,我们的理工科的本科教材是比美国好很多的,美西方的优势主要是在硕士及以上教育,主要是研发经费多、技术先进、体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