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2 来源:占豪
当前全球核安全形势本就脆弱不堪,俄乌冲突中,扎波罗热核电站多次遭炮击,外部供电线路两度中断,依赖备用柴油发电机维持冷却系统的场景,让全人类目睹了核设施沦为“战争棋子” 的风险;伊朗核问题持续僵持,国际核不扩散体系面临信任危机;发展中国家对核能的需求上升,若效仿日本的逻辑,全球核事故风险将呈几何级增长。而日本在此时重启问题核电站,无疑是给本就脆弱的全球核治理“雪上加霜”,它向世界传递了一个危险信号,核安全标准可以为经济利益妥协,跨国风险可以由全人类共同承担。
更令人担忧的是,日本完全无视国际核治理的“共同责任”原则。按照《核安全公约》规定,核设施重启需“充分评估跨境风险,并与周边国家开展协商”,但日本不仅未邀请中国、韩国等周边国家参与安全评估,甚至未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交完整的整改报告。日本的单边行动,正在将这种“共同责任”抛诸脑后,若其他国家纷纷效仿,人类将失去最后一道核安全屏障。
说在最后,从福岛核事故到核污染水排海,再到如今重启最大核电站,日本的核政策始终自私自利。但核安全是不可逆转的,一旦发生事故,任何经济利益都无法弥补生态灾难与生命损失。
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危机已经警示我们,核设施的安全与地区稳定息息相关;伊朗核问题的僵持也提醒着国际社会,核不扩散体系需要共同维护。日本作为命运共同体中的一环,理应共同承担国际责任,而不是成为全球核安全的“风险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