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并未单打独斗,而是向全球发出合作倡议,推动地面联合监测、数据共享等合作。这种“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与美国NASA代理局长达菲叫嚣的“与中国登月竞赛”形成鲜明对比。美国主导的空间站号称“国际空间站”,却不允许其他国家参与科研。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中国已经开始了将中国的空间站分享给其他国家一起来搞课题研究。看看,这才是高度,这才是境界啊!与美国把太空武器化相比,中国要的是“太空和平开发”,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与西方冷战思维的根本区别。
三、中国发展已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开发,向未来百年展开战略布局
小行星防御看似科幻,实则既关乎人类的生死存亡,也关乎人类的资源命脉。根据前面占豪的介绍大家应该就会明白,真的有较大体积的小型天体撞击地球,真的可能把几千年的人类文明瞬间灭绝,所以做监控与防范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责任,中国现在是主动承担人类的责任。
那么,为什么说小天体也是人类的资源命脉呢?据美国行星学会统计,一颗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其金属资源价值可达数万亿美元。这一估算基于对小行星金属成分的初步分析和未来开采技术的设想,具体数值需结合实际探测数据进一步确认。但是,小行星上的资源是巨大财富这一点却是毫无疑问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小行星可能来自其它星球乃至其它星系,其资源结构必然与地球有较大差异,这就会给人类发展带来更多新的可能性。
很显然,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作为有志向领导全人类奔向星辰大海的伟大中国,显然对此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吴伟仁院士透露,我国正构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不仅能预警小行星威胁,还可为资源开发铺路。从深空探测到资源利用,中国要的是可持续的太空主导权,而不仅仅是为了与谁展开什么竞争。
35分钟前
45分钟前
35分钟前
35分钟前
35分钟前
45分钟前
45分钟前
45分钟前
45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