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廉价小摩托”的真面目:低成本背后的高风险
老美这回画的饼挺诱人:单价压到15万到30万美元区间,目标射程至少500海里(约900公里)。数万枚的采购计划听着也唬人,空军协会(AFA)牵头,几家防务公司(什么安杜里尔、莱多斯动力)撸起袖子准备开干,甚至2026财年就想先砸6亿多美元买它3000发试试水。口号是“以量取胜”,学毛子搞“饱和攻击”,妄图用“导弹雨”冲垮咱东大的防空天网,给他们的高端平台(比如B-2、B-21这些宝贝疙瘩)创造突防机会。
但是!看官们,这“廉价”二字背后,藏着多少猫腻和硬伤?
“低配缩水”是本质: 别被“巡航导弹”的名头唬住。这玩意儿骨子里就是“战斧”的超级减配青春版!为了实现超低成本和快速量产,必然大量采用商业现货(COTS)部件——说难听点,华强北的芯片、淘宝源的发动机都可能往上怼。带来的直接恶果就是: 亚音速飞行(慢悠悠)、隐身性能打折(容易被雷达看见)、抗干扰能力存疑(东大的电子战手段可不是吃素的)。说白了,这就是个能飞得远点的、大号“民用无人机”加强版,指望它突破严密设防的空域?难!
精度堪忧:“覆盖”不等于“摧毁”: 为了成本,制导系统必然简化。便宜的光纤陀螺仪?东大倒是突破了相关技术玩得很溜,但老美用在这廉价弹上效果几何?卫星导航(GPS)依赖严重,这恰恰是东大强电子战和反卫星能力的重点关照对象!一旦被干扰、被欺骗,这些数万枚的“廉价小摩托”怕是要上演“集体迷航记”,打不打得到目标全凭缘分,更多可能是“覆盖”个寂寞,或者误炸民用设施惹一身骚。
“饱和攻击”遇上天罗地网: 老美幻想用数量淹没我们。可咱东大的防空反导体系是啥成色?红旗系列、海红旗系列、各种先进雷达、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再配合上指哪打哪的防空导弹和高炮,编织的是多层次、多手段的立体拦截网。你扔过来的是“亚音速铁炸弹”,咱拦截你的可是高效能防空导弹和精准速射炮!“饱和攻击”遇上更高效的“饱和拦截”,这账怎么算都亏。更别提东大在反无人机蜂群技术上的深厚积累,对付这种“低慢小”目标,手段多的是。
产能神话的泡沫: 老美吹嘘能快速生产数万枚。现实呢?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不是一天两天了。扶持几个小初创公司(如安杜里尔)想法是好的,但小公司真能瞬间爆发出满足大规模战争的产能?供应链的韧性、核心元器件的自主可控性(想想对华芯片依赖)、熟练工人数量,这些都是巨大的问号。东大央视展示的自动化导弹生产线,那才叫真正的工业化大规模战争潜力。老美想靠这个“拼产能”?怕不是班门弄斧。(本文由AI辅助生成)
25分钟前
25分钟前
25分钟前
25分钟前
30分钟前
30分钟前
30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