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国博弈的暗流涌动
华盛顿的应对显得左右为难:一方面需要以色列作为中东战略支点,另一方面又必须维持与埃及的军事合作以遏制俄罗斯在地中海的扩张。五角大楼最新向塞西政府释放的信号是:同意加速交付12架“阿帕奇”直升机,但要求其书面承诺不将这些装备部署于西奈东部。
莫斯科则趁机扩大影响力,俄非政府组织“和平使命”突然在开罗设立办事处,名义上是协调苏丹难民问题,实则可能复制其在叙利亚的“混合战争”模式。笔者监测到,埃及证券交易所的俄罗斯卢布交易量近两周暴涨700%,这显然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
七、历史轮回的战略寓言
回顾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萨达特总统正是通过跨苏伊士运河的奇袭,为埃及赢得了政治谈判的筹码。如今塞西的军事部署同样暗含政治逻辑:通过展示武力威慑,迫使以色列在加沙战后安排中让步,同时争取美国提供更优惠的经济援助协议。
但现代战争早已超出坦克对决的范畴。网络空间的攻防悄然展开:以色列国家电网12月27日遭遇DDoS攻击,埃及电信则监测到针对央行系统的量子计算攻击试探。这些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可能比西奈半岛的坦克集群更能决定博弈结局。